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董事长致辞
组织架构
核心团队
企业文化
大事记
加入我们
核心业务
投资方法论
三类资产
五个中国
四大业务
代表案例
科技中国
智造中国
健康中国
消费中国
美丽中国
公司动态
媒体中心
联系我们
位置 > 首页 > 公司动态 > 详情

智造中国 | 盛世景廖瑜、王刚华:“制造”升级“智造”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22-02-25 | 浏览次数:3894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分化,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高端制造业。我国是制造大国,在近年政策利好、技术进步等多因素驱动下,“制造”正向“智造”升级,制造业“从大到强”的黄金十五年正拉开帷幕。


        在盛世景2021年度年终工作会议上,智能产业投资部总监廖瑜女士和股权投资部总监王刚华先生分别就空天军工和工业智能化两个赛道做了精彩分享。



以下为演讲摘选:

合伙人、智能产业投资部总监廖瑜:


        在空天军工领域,盛世景主要关注商业航天、国防信息化。
一、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是技术门槛高、市场需求大、趋势确认性强的硬科技赛道,太空经济是中美两国角逐中新的制高点。国外商业航天公司成功入轨的有SpaceX、Rocketlab、Astra,行业龙头Space X估值已超千亿美金,开创了“国家队+商业航天”的双轮生态。国内商业航天整箭、整星公司仍在孕育成熟,一级市场投资机会较多。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商业航天进入景气上升阶段。根据最新版《2021年政府航天计划》报告,全球航天部门在2021年里得到了创纪录的政府投资,总额超过92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了8%。民用航天预算高于国防航天计划,共计530亿美元,占政府开支总额的58%。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航天”相关的企业注册量为1.7万家,同比增长了4.02%。这一年商业航天赛道的融资事件共35起,披露融资金额有64.5亿元,知名案例有蓝箭航天、银河航天、星河动力、国电高科等。
        我国商业航天的定位在于“补位国家战略+商业化运作”。国家队以执行国家发射任务为主,商业发射机会则外溢至民营企业,2030年前完全为供给驱动型市场。无论是商业卫星发射还是体制内国网工程星座计划,均面临大量运力缺失的现状,商业发射新力量将成为国家战略的有效补充。预计2025年,由卫星互联网计划催生出的商业火箭发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
        盛世景智造团队在2021年全面梳理了国内商业航天赛道整箭、整星知名标的,深度融入科学家、企业家圈层,站在洞察行业发展规律的高度,为对商业航天细分赛道有投资热情的LP,搭建起资本与产业的合作桥梁。
二、国防信息化
        大国竞争持续角力,建军备战压力凸显。从国内需求来看,我国的核心装备基本实现了自主化,信息化升级不断加强,但中国军队信息化率尚不足30%,距离美国的60%信息化率仍有较大差距。
        国防信息化是军工全产业链层级的中游支撑,按照下游驱动因素,国防信息化产品可分为装备信息化、全军信息化、场景信息化。装备信息化方面,专用型装备需求由下游型号牵引,具体品类包括单兵数字化装备、智能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等;全军信息化方面,主要是通用型基础设施,包括C4ISR(指挥控制/信息通信/情报监视侦察)、军用信息安全两大类;场景信息化方面,主要是跟随训练等相关场景的需求,如电子蓝军模拟对抗等。
        现代武器中电子信息技术在高精尖武器系统中愈发重要。虽然国内较早推行自主可控与国产化要求,军工芯片等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但少数高端元器件和材料仍未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高端元器件正在加快国产替代的步伐,具备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合伙人、股权投资部总监王刚华: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工业升级迫在眉睫。随着智能化逐渐融入制造领域,工业制造开始步入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以工业软件为支撑的智能化制造阶段。盛世景紧随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工业软件和机器视觉领域进行布局。 
一、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是工业智能化的大脑及神经。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增长速度快,但过去工业软件的主要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占据。在技术封锁的风险下,工业软件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目前,工业设计研发类软件国产化率仅为5%,国产替代空间大,我们重点关注CAx类软件一体化、工业软件研发平台类企业;生产控制类软件国产化率约为50%,我们重点关注在细分领域具有自主技术优势、有望从中低端向高端市场拓展的企业。工业软件云化是主流发展趋势,产业政策要求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对此我们重点关注各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头部企业。  
二、机器视觉
        跟人类视觉相比,机器视觉在精确性、速度性、适应性、客观性、重复性、可靠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作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机器视觉技术在工业领域率先落地,也被成为“工业之眼”。
        机器视觉的系统构成包括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图像采集卡。光源直接影响视觉系统采图质量,LED光源在节能、使用寿命、响应速度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因此是最为常用的光源。工业镜头是核心成像部件,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产品类别。工业相机是图像分析的前提,在图像稳定性、传输能力、抗干扰能力方面优于民用相机。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类似于大脑,优秀的软件可帮助减少对硬件的依赖。
        随着机器视觉工业化应用的不断成熟,相关机器视觉厂商需要与下游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才能持续开拓客户、提升市场份额,因此我们关注已经在数个应用场景形成成熟解决方案,尤其是具有图像识别软件算法优势的企业。同时,我们也关注在光源及控制器、工业相机、视觉控制系统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企业。



分享